经过初赛激烈角逐,全国各地共有60所高校/企业,258支队伍,774名选手通过审核进入复赛,最终123支队伍晋级总决赛。
满座师生顿时欢笑起来。据了解,校长面对面系列第四场活动为医学专场。
但人文社科大类基础课程的选择相对有限,希望能增加更多院系之间交流学习的机会。11月17日中午,校长面对面系列第三期暨书院学子午餐会在东区18号楼党团活动室举行。通过阅读和撰写读书报告,我们的论文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形成了明显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术表达能力,也极大地扩展了学术视野。曾欢对世界文学方向很感兴趣,我希望在大学不仅学到一门学问,更希望能学习到语言的价值和意义。很多同学都会在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平衡上存在问题。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期待更多复旦学子与校长们交心畅谈,帮助学生们发挥最大的能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复旦校园百年的星空之下,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陈校长和老师们耐心地听取了我们的意见与建议,与我们‘零距离沟通,让我对复旦的归属感又多了几分。曾原说,虽然因疫情原因,第十八届上海书展延期举办,但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理念和实践早已融入上海这座书香之城。
尹冬梅表示,学校近年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挖掘校内外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强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博士生讲师团等理论团体,通过各类党团活动,走入历史场景、推进理论宣讲、参与艺术创作,面向广大学生用活党史资源、创新党史学习载体,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唐洪涛、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尹冬梅、上海市委宣传部印发处处长曾原、龙华烈士纪念馆党委书记左大鹏、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罗英华出席本次活动。丛书各分册的作者、责任编辑大多为80后和90后,是一套年轻人写年轻人的故事、面向年轻读者的书。龙华英烈画传作者代表沈申甬、刘玉杰、赵菲、鲍晓琼受邀来到现场,与复旦学子面对面交流,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介绍了龙华烈士陵园的历史研究、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
据介绍,龙华英烈画传系列丛书了讲述11位年轻的革命者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初心信念和崇高的革命气节,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严谨而严格,真诚而有趣在学生眼中,这位大科学家是怎么样的形象?常晓,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是冈特·舒曼在伦敦国王大学执教期间所指导的博士后,回忆起冈特·舒曼对自己的指导时,她用了严格二字来形容。
但或许正是这种严格让冈特·舒曼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并发表了多篇重量级的学术论文。为了加强团队建设与交流,冈特·舒曼也积极致力于搭建各类国际合作平台。这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为何会选择复旦?他有着怎样的经历?冈特·舒曼:以复旦特聘教授身份,全职加盟复旦12月4日,脑与类脑智能基础转化应用研究市级科技重大专项2021年度张江国际脑库建设交流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她说冈特·舒曼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对学生的指导也很细致。
大概从2005年开始,我就经常来上海。日前,计算神经科学家、IMAGEN之父冈特·舒曼(Gunter Schumann)全职加盟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不久前,在他的牵头下,复旦科研团队与柏林大学夏里特医学院共同开展了研讨会,互相交流彼此的科研进展。旨在面向脑与类脑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复旦大学数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优势,凝聚国内外科研实力,组建交叉研究团队,开展认知神经科学、计算生物学、计算精神病学、人工智能算法、类脑智能技术与转化等前沿基础和应用研究,建成世界一流的脑与类脑前沿研究和科技创新机构。
国际合作应该是一条双向的道路,从长远来看,在单行道上进行国际合作是不可行的。冈特·舒曼在采访中强调,是复旦的人才资源真正吸引他选择最终留下。
该项目是世界首个针对2000名14岁青少年的多中心神经成像遗传学纵向研究,旨在识别和描述受到遗传影响的强化行为和执行控制能力。但在批判质疑、由破而立的过程中,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
虽然刚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有点害羞或者安静,但一旦你和他们熟络了,课堂讨论就会非常热烈。对下一步研究计划,冈特·舒曼表示,在继续推动目前队列研究项目之外,还将加强与不同领域专家、团队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充分发挥复旦的学科资源优势,创造更多先进优秀的科研成果。他带领的欧洲青少年影像遗传学纵向队列——正常大脑功能和精神病理学中的强化相关行为(Reinforcement-related behaviour in normal brain function and psychopathology)项目(即IMAGEN计划),是世界上首个以遗传、脑影像、行为和环境的纵向队列收集的数据库。会上,冈特·舒曼教授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赵兴明一起,代表张江国际脑库汇报了2021年脑库总体建设进展。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6月,是国内高校最早成立的脑科学与类脑前沿交叉研究机构之一。据悉,冈特·舒曼教授于今年3月以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的身份,正式全职加盟复旦。
但你必须接受失败,这不丢脸,而是正常不过的事情。项目收集来自青少年及由其家庭和教师评分的认知、行为、临床和神经影像数据,对参与者进行了为期十年的随访。
他们是优秀的团队领导者,我很喜欢和他们一起工作。制图:实习编辑:王风范责任编辑:李斯嘉。
而生活中的冈特·舒曼,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没有什么架子,有时也会与大家说笑打趣。他与欧洲、中国、印度和美国合作开展大规模神经成像研究,建立国际合作者科学网络,将最先进的临床神经科学和流行病学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和生物统计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
会上,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边上的一位外籍嘉宾引人注意。被问及复旦最吸引自己的是什么?冈特·舒曼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因为我信任这里的人们,我了解他们的素养和能力。面对挫折,最重要的是拥有反弹力在这位杰出科学家看来,除了好奇心与坚持不懈,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有勇气从不同角度去提出疑问。曾任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生物精神病学讲席教授的冈特·舒曼,现在的身份是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群体神经科学中心(PONS)主任。
这种严谨与真诚,在我们对冈特·舒曼的采访中也有体现。你可能会感到难过、失望,但你应该找到一种内在自驱力,学会把负面情绪放在一边,然后继续前进。
他主张科研工作者应该去了解科学家们以往是怎么想的,但不必把这当作真理,而应该大胆质疑。冈特·舒曼微笑着说,眼神中透露着对复旦学生们的了解与喜爱。
只有实现互访、平等的伙伴关系,才能激发未来发展的潜能。这些影响常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来,并在日后的生活中带来显著的精神病理风险。
这一消息在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每个人,无论老少,都经历过非常困难的时期,也经历过失败。冈特·舒曼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上海这座国际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这也是他愿意留在复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我喜欢骑车穿越上海,也喜欢在这里工作。冈特·舒曼作为该数据库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也被称为IMAGEN 之父。
让冈特·舒曼赞不绝口的,还有复旦的老师们。冈特·舒曼表示,复旦拥有很强的神经影像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实力,整个研究团队都充满热情和干劲,对冈特·舒曼和他的团队来说,这里布局的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数据库开展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与他在国外的研究兴趣高度契合。
我们可以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如果尽可能多的人能够超越国界,一同分析这些数据,世界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除了主持开展IMAGEN计划,冈特·舒曼教授还领衔了外向障碍和成瘾脆弱性国际联盟(The Consortium on Vulnerability to Externalizing Disorders and Addictions)项目(即cVEDA项目)。
面对挫折,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拥有反弹力,一种触底反弹的韧性。我发现这里的学生都很聪明,也很积极主动。